我在6月11日的《5月物价暂时稳住,但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和7月5日的《新一轮猪周期来袭,肉价上涨叠加成本推动,下半年通胀压力极大》两篇文章中,对6-9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了定量预测,判断下半年CPI涨幅将逐月扩大,预测6月份CPI将同比上涨2.5%。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的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从数据看,PPI同比上涨6.1%,比上月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8个月回落,环比持平;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2020年8月以来新高,环比持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涨幅与我的预测值不差分毫,我敢说,国内经济学家能做到这一点的,再无他人。
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但新一轮猪肉上涨周期开启,叠加消费品成本推动价格上行,大概率从8月份开始,我国通胀将突破3%,年内通胀超过4%的概率已经超过60%。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推动PPI涨幅回落
6月份,虽然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推动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同比看,PPI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动是国内PPI自去年初开始一路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6月份,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依然是P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因为国际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回落,也带动6月P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6月份,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和化纤行业PPI环比分别上涨7%、3.6%和2.2%;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采矿业PPI环比分别下降了3.1%、2.1%和1.9%。
6月份, 30个工业生产者主要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的从5月份的20个下降到14个,环比下降的从5月份的6个增加到12个。由此看,PPI环比上涨的行业减少了30%,环比下降的行业增加了1倍。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也预示了6月份PPI环比将走低。6月,制造业PMI中的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为52.0%和36.3%,比5月回落3.8和3.2个百分点。
二、猪肉价格降幅大幅收窄,消费品出厂价格持续上升,6月份CPI涨幅扩大
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有所好转,多地解封,居民消费需求有所释放;从2020年2月开始持续了28个月的猪肉价格下跌周期进入尾声,跌幅最近几个月持续收窄;消费品生产行业承受了一年多来持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压力,从4月份开始撑不住了开始上调出厂价格。受此影响,6月份CPI同比上涨2.5%,与我的预测值完全相同,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1-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7%。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收窄15.1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降幅大幅度收窄的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降幅收窄影响CPI上涨0.23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已经持续3个月环比上涨。4月份,猪肉零售价环比上升了1.5%,5月份环比上涨了5.2%。6月份环比上涨了2.9%,影响CPI环比上涨0.044%
一年多来,受制于消费端需求不足,消费品制造业在购入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涨幅平均在8%左右)的情况下,无法将增加的成本通过调升销售价格的方式,及时传导给消费品市场。
5月份开始,消费品制造业承受不住成本压力开始推升消费品价格。我们注意到,5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已经从1-4月份的0.8、0.9,扩大到1.2%了,6月份进一步扩大到1.7%,影响CPI上涨0.6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环比涨幅,也从1-4月份的0%、0.1%、0.2%,扩大到5-6月份的0.3%,影响CPI环比上涨0.11%。
虽然国际能源价格已在高位回落,但国内能源价格仍在大幅上涨。6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4%和36.3%,涨幅比5月份扩大了5.8和6.2个百分点。汽油柴油价格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6月30日WTI的原油价格已从5月底的114.67美元回落到109.78美元,回落了4.3%。但6月份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却分别上涨了6.7%和7.2%。
三、猪周期叠加成本推动型涨价,下半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中度通货膨胀压力
从国际市场看,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都在相继加息缩表,抑制消费过热导致的严重通胀。由于疫情期间我们采取了和大多数国家反向的货币政策,2020年以来消费日趋疲软,在面临一年多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压力的情形下,供给端的涨价压力也难以释放给消费端,导致CPI表现也相异于大多数国家5-10%的高度通胀,一直维持在2%以下的温和状态。
但今年以来,我们在大多数国家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新一轮投资与基建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需求将阻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向国内市场的传递力度;长达两年多的猪肉下跌周期即将结束,新一轮涨价周期即将开启,将推动食品价格刚性上涨;消费品制造业在承受了一年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压力之下,已无力继续消化涨价成本,开始对外释放涨价压力。
这三个因素将推动下半年CPI与大多数国家反向而行:多数国家的通胀率因加息而逐月收窄,我国通胀率将逐月放大。8月份CPI将大概率突破3%,年内通胀超过4%的概率已经超过60%。
第一、新一轮投资与基建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需求,将阻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向国内市场的传递力度。
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叠加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消费支出超预期放缓、经济衰退担忧下,6月初开始,国际能源与黑色、有色金属价格均大幅度回落。国内方面,尽管地产投资和基建实物形成量慢于预期,但今年以来大幅度增加的投资与基建需求,将对国内定价商品形成向上支撑,势必会阻碍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向国内市场传递的力度,未来PPI新涨价因素易升难降。
比如6月份纽约期油与布伦特期油分别下跌近8%与11%,但6月份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却分别上涨了6.7%和7.2%。6月有色指数延续5月的下跌走势,截止月末,有色指数收1174点,较月初的1258点下跌6.61%。伦敦期铜在5月份下跌了3.1%之后,6月份再下跌12.7%。但6月份国内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出厂价格仅下降2.1%,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出厂价格仅下降3.1%。
第二、新一轮猪周期肉价上涨将加大下半年通胀压力。
早在3月10日,我在《CPI上涨动能增强,滞胀信号已现》一文中,就提醒过:全球通胀高企对中国形成输入性通胀风险, PPI在高位情况下向下游传导对CPI的影响力也会加大。如果价格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再叠加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形成共振,定会对CPI形成较大的上涨压力。
在6月26日的《国外物价飞涨,中国物价稳定,是国家统计局CPI计算问题吗?》一文中,我更为明确地指出:这两年处于下跌阶段的猪周期,跌幅也在收窄,秋季可能转跌为涨 。虽然我们今年还不存在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消费过热、消费驱动价格上涨的问题,但存在输入性通胀叠加猪周期价格回升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6月份,我国CPI上涨2.5%,其中因为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收窄15.1个百分点,影响CPI 上涨0.23个百分点。如果猪肉价格恢复到不涨不跌,即使其他物价稳定不变,CPI也将多上涨到0.1%。如果猪肉价格上涨20%,将影响CPI再多上涨0.3%,我们的通胀就非常接近3%的控制目标了。
在生猪存栏量下降,进口猪肉数量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上半年国家启动储备猪肉的收储工作加剧了供求紧张等猪肉供应量大幅度减少的因素叠加作用下,猪肉价格已经持续3个月环比上涨。4-6月份,猪肉零售价环比分别上升了1.5%、 5.2%和2.9%。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8.98元/公斤,比上周五上涨18%,比6月21日上涨35.6%。
预计7月份猪肉零售价同比将由下降转为上涨,开启新一轮猪肉涨价周期。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将上涨15%左右,年内涨幅将超过20%。
第三、消费品制造业在承受了一年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压力之下,已无力继续消化涨价成本,开始对外释放涨价压力。
大家要注意的是,虽然PPI同比涨幅明显收窄,但其中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与环比涨幅都在悄悄地放大。原因是之前受制于消费端需求严重不足,消费品制造业在购入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无法将增加的成本通过调升销售价格的方式,及时传导给消费品市场。
但企业的承压也是有限的。1-5月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在营业收入增长6.9%的前提下,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8%,其中5月份制造业利润下降了18.5%。消费品制造业已经到了承受不住成本压力开始推升消费品价格的时候了。我们注意到,5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已经从1-4月份的0.8、0.9,扩大到1.2%了,6月份进一步扩大到1.7%。预估7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将扩大到2%以上,9月份将进一步扩大到2.5%以上,年底将继续扩大到3%以上。
第四、需求不足状态下的滞胀,将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增加较大压力。
由于这一轮通胀是建立在居民消费需求疲软、投资与基建拉动了部分建筑材料与设备需求、一年多PPI大幅度上涨抬升了消费品制造成本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行基础上的,属于滞涨类型。这与消费需求旺盛导致的通胀对大多数居民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这一轮在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不足状态下的滞胀,将明显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需求,从而对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制约,也将对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增加掣肘。
【作者:徐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