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陈百强
Danny的声音能打动每个经历过感情的女人的心,他的真假声真的是无缝衔接,最经典是那句糊涂是你的一颗心,张学友翻唱这一句都感觉有点勉强。
清澈透亮、咬字清晰,带着斯文气又有一定力度的声音。
感觉后来翻唱他作品的歌手都没有完全能占据这几条的,张敬轩翻唱的偏软、陈奕迅的没有透亮感。
最早听到陈百强的歌声,是从《眼泪为你流》开始的,那还是读书的时候,若干年后,也许是触景生情,再听这首歌的时候,眼泪真的跟着流了下来。
每当听这首歌的旋律,心里总不会有不同的感受。
陈百强曾经说过:他的演唱会都不会选唱这首歌曲。但是在一次慈善募捐晚会博爱欢乐传万家中,赞助商点名希望听他演唱这首成名曲时,陈百强为了公益,他愿意再唱一遍。
这一唱《眼泪为你流》也最终成了他生前最后一次现场演唱的歌曲。
9、黄凯芹
实力不输张学友,却输给了时代。
和跟李克勤当年被誉为宝丽双子星。
黄凯芹是香港乐坛名气与实力最不匹配的男歌手,也是香港最优秀的男高音之一。
他曾经为自己,以及许多天王天后创作歌曲,比如为谭咏麟写的《难得糊涂》,为刘德华写的《一个人睡》,还有获得过十大金曲的《倾心》,为黎瑞恩写的《雨季不要来》等
其实黄凯芹作曲方面很强,声音很特别,有点重低音的感觉,如果中途不退出歌坛相信会大红大紫。
推荐网友去看了他的2002好久不见演唱会,唱功非一般歌手可比!
80年代比较火的香港歌手比如许冠杰、谭咏麟、钟镇涛、张国荣等,他们各有各的声音气质,但是有个共同点,声音都是利落。
80年代的抒情声音气质是、独立、少哀怨、明朗、爽利、哀而不伤,歌曲创作一般也会是这个路子,整体来说,声音和歌曲比较吻合。
90年代抒情歌曲就多了很多东西在,伤感,还要投入很多感情,已经不再追求哀而不伤,要有一些哀,要有一些伤,有一些藕断丝连,要质问你为何抛弃我,我大声宣布我真的不会爱你,或者是忘记你我做不到。但是歌手的声音气质几乎还是延续80年代。
到了00后,开始到了哀而要伤的阶段,无论是声音还是歌曲创作。
而黄凯芹的声音气质是缠绵。
缠绵的在歌曲中潜台词就是分手、离别前的最后再聚、末日前的温存。少了一丝丝独立爽利、多了藕断丝连。有这把嗓子,他唱什么类型的歌,我都觉得是在唱情歌。
所以我说黄凯芹生不逢时,他这把嗓子不符合80年代的审美,90年代有了事业巅峰后,00后也逐渐平稳。
8、李克勤
在90年代,他在台湾收获的封号就是零瑕疵歌手。
李克勤年轻的时候不是说唱歌不好,而是比较稳,稳就代表起伏不大,所以个人特色不强。现在李克勤年纪大了,多了岁月的沉淀,他的稳重和技巧在现在这个到处车祸的娱乐圈就变成了宝藏的存在。
人如其名,歌唱中的感情克制又内敛,是一个值得发掘的歌手。
作为一个听众来讲,听hacken唱歌,总是感觉少了一种冲动,他太过于克制自己的声音,控制太多、释放太少,就总会觉得不过瘾。
作为一个声乐从业者来说,他欠缺的不是发声技术的东西,而是律动,这也是很多歌手忽视欠缺的东西。由于缺少律动,所以曲风单一,表演偏老派。
但这些其实并非是缺点,因为每个歌手呈现的声音都是跟自己的演唱意识有关的,个人觉得hacken的性格就是比较求稳的,所以最后演唱出来的东西也是这种偏保守的,反观eason、学友哥在声音的表现上就更加有趣的多,这些东西都是性格使然。
7、张学友
临场唱功的话是一等一,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唱live比录音室更好听的歌手。
不要拿美声来比,流行音乐的唱功最重要的环节是悦耳动人。
就像《someone like you》《I will always love you》《first love》等。
共情能力我认为是学友明显区别的大多数歌手的一点,不太理解的可以先听一下03年音乐之旅的李香兰寂寞的男人,心如刀割,怎么舍得你,04年活出生命的小城大事,07年光年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等等。
不夸张的说他可以把现场live雕琢为艺术品,是基于他强大的气息技巧以及唱商,强如JJ也只是行走的CD,但个人认为如果这个称号放在学友身上是一种贬低,他能将一首歌曲原本的情感放大,不同年龄层演绎出各种风味甚至超越于CD的听感,这种能力在华语流行歌手当中也是无人能出其右。不论歌坛地位和成就,就这三点足以傲视华语乐坛古今三十年诸多流行歌手。
张学友最可贵的就是他对音乐的执着,他没有作词作曲的天赋,不是科班出身,乐理上不能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他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进步,从吻别听到现在,能明显的听出很多变化,一点一点在新增一些内容,无愧于歌神称号。
最后,给大家讲两个笑话。
不过几秒他重开始,全程三个多小时再没有被毛毛干扰。
有一年歌神十月到南京开演唱会,五台山体育场,没有顶体育场,周围梧桐树密布。十月!秋风一吹梧桐毛毛跟下雨一样,漫天黄毛,一个呼吸就呛。
他开场第一个呼吸就呛到忍住没咳,几息之后咳了。
然后他停下来说:等我一下,我换个呼吸法。
不过几秒他重开始,全程三个多少时再没有被毛毛干扰。
6、谭咏麟
阿伦的音质是独一无二的金玉之声,有金属的质感兼之玉的温润,高音不尖锐,低音不做作,中音尤其美!这是先天优势,后天训练而得的还有绵长的气息,稳定的音准,大气的台风,使得他不管演绎什么样的歌曲都举重若轻,而且体力非凡,打起持久战来简直高山仰止。
就演唱会而言,音质巅峰是87、89,形象巅峰是89、91,最精彩的当属94大球场,虽然44岁的阿伦音质已经由金玉趋向浑厚,身材发福,但是整场演唱会中王者之气排山倒海,对各首金曲的演绎荡气回肠,特别是最后三首,堪称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在我心目中,阿伦在香港乐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与伦比!
以前有个声乐专业朋友,唱KTV喜欢唱粤语歌,张学友、陈奕迅、李克勤等,从不唱谭咏麟,问他是不是张国荣粉丝所以不唱谭咏麟,他说不是,谭咏麟的歌很难唱好,换气换声点都不容易拿捏住,不敢碰。
其他人的歌他学两遍基本就能完全掌握住里面的技巧,唱出来效果很好。
在八九十年代的港台乐坛也是为数不多的开发了混声和咽音的科学发声技术的歌手之一,他的技术放到现在或许称不上最顶级,但是领先于时代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
二三十岁是清甜晶莹的香槟,四五十岁是醇厚迷人的红酒,六七十岁是回味无穷的烈酒,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独特风味,相同的是,每个年龄段他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5、吕方
香港娱乐圈最鼎盛时期,综艺经常请歌星表演、玩音乐游戏。如果分男女组,一些高难度的PK,男方总会派出吕方,最经典的一次是1994年TVB加港爱心嘉年华 盛典上他跟林忆莲PK连续升调(随便一搜就有):
林忆莲先出场,唱《依然》中的一句,连续升9次调;吕方后出场,唱《请你跟我走》中的一句,也是连续升9次调。
这是现场表演,连我这个外行都看得出,双方都展现出了恐怖的唱功,而且是游刃有余,感觉两人都还能继续再升几次。
在香港男歌手的范围里,巅峰期吕方属于超一流水平。吕方刚出道的时候是和张学友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又一个双子星!)
早期技术上比学友更流畅圆熟,(是我听过的流行男歌手里最好的,共鸣超棒,高音很稳,唱功恰到好处,不欠缺又不花哨,处理歌曲很有意境。)尤其是高音区域,有良好统一的共鸣,训练有素。但他后来有些停滞不前,保养得也不够好,后期与张学友同台明显比早期失色,落於下风。
4、林子祥
林子祥的歌曲最吸引人的特质,在于他像石头一样铿锵激越的声音,和声音所表达的热情。可以说,他的歌声像是打火的石头。即使像《千支针刺在心》《重温旧梦》《在等一个晚上》这些风格不同但都非常平淡甚至冷淡的歌,都能感觉到歌声里那种细小但滚烫的火焰。
林子祥虽然没有正式收过学生和弟子,但他指导和提携过的人很多,最有名的天王天后是刘德华、叶倩文、陈奕迅。
被誉为歌隐,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偶像派的,不靠颜值吃饭,也不会热舞搞怪,只是专心做音乐。所以他跟所有歌手同行的关系都不错,连80后的twins也请得来他做演唱会嘉宾。
凭借自己的资历、实力、创造力,还有低调的作风,林子祥是名副其实的乐坛扫地僧,你可以不认识我,但只要我一出手,在座各位都是………。
3、罗文
第一位开创演唱会形式的香港歌手,第一位在欧美国家开个人演出的香港男歌手。
除了大陆的民族唱法,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独有的演唱方式,恐怕华语乐坛真正原创的唱腔只有罗文的唱腔,一种借鉴了粤剧唱腔的,成体系的演唱方式,从声音到咬字,各个方面都已被提炼的非常成熟。现今流行乐坛的很多演唱风格,是不具有声音方面的艺术性的。
看郑国江老师的书《词画人生》里提到,录《风继续吹》时他第一遍唱得像罗文,郑老师说罗文一个就够了,他又按自己的方式重录了,效果更好。
虽然罗文当初是致力于把流行乐上升到艺术欣赏的角度,欣赏喜欢的肯定不如流行乐人例如四大天王那么多。
但是,艺术是永不褪色的!并且重要的是,罗文是个喜欢突破自我,不断创新,一直走在时代时尚潮流的前段的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所以就算放到现在,也不会退伍的。
2、许冠杰
谭校长是无数人的偶像,但他自己唯一的偶像是许冠杰。
不仅谭咏麟,连哥哥张国荣和四大天王都是他的迷弟。
没有许冠杰,和那一代制作粤语流行曲的人,就没有之后的谭咏麟张国荣,也可能不会有粤语乐坛。
另外,许冠杰可以说是香港娱乐圈少有的正常人,自己也有外国偶像猫王但不会纡臂屈膝《佛跳墙》《米当我老称》都是改篇填词作品用才华去喜欢偶像,无论在歌坛影坛私人都不用和别人争王称霸有奖就领有歌就唱那有什么黑幕,就算80年代身价百万也有《制水歌》《同舟共济》接地气的平民歌,总括来说一个正常人就像许冠杰一样挣钱正路、家庭美满、不争不霸、追星有底线。
1、邓丽君
技巧、情感、乐感、传唱度综合的六边形战士。
在她当红的年代里找不出比她更全能的人。
在她之后市场的大变也不再需要模仿者。
能成为时代记号才是封神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毕竟以她的巅峰水平而论,在基础和共性的评价维度方面,放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历史上灭掉95%以上的歌手确实也没什么问题。
金针奖唯一一次破例就是给了邓丽君,毋庸置疑的永恒之声。
可以说邓丽君所在年代,是华语流行音乐前期,邓丽君具有图腾效应,流传作品也多。
中国唯一一个三代人都认可的女歌星,可惜一生命运多舛!最后也是悲伤结局。
其实邓丽君有过一位爱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是对方家庭给邓丽君提出了一个要求结婚后要退出娱乐圈。邓丽君思前想后,一是不能忍受旁人对歌手这个职业的轻视,二是真的离不开这个舞台,于是提出了分手。自那以后,邓丽君频繁地使用自己没结婚愁嫁作为梗,在舞台上插科打诨。
每次谈笑中都带着倔强与骄傲,又有自嘲与失意。更有一次邓丽君索性穿着婚纱上台,自称自己嫁给了舞台。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